德語教師站在課堂前方,大聲朗讀投影屏幕上顯示的單詞。30名學生跟他一起用德語念著“先生、女士、夫人”等詞。這是基地內舉辦的為期8個月的德語課上,學生都是中國護士或者實習護士。他們將于明年晚些時候飛往德國。其中大多數人已經通過了面試,有了工作去處。
一名將前往德國的學生鄭敏(音)說,得知能去德國工作,她感到自己的世界一片光明。到德國后,他們首先將以助理護士的身份工作,6-12個月后作為具有完全資質的護士工作3年,月薪2400歐元(1歐元約合8元人民幣)。然后,他們可以選擇留在德國或回到中國。德國于2012年開始推出這一項目,每年計劃從威海的培訓基地招收300名中國護士,幫助緩解在未來數年內將會加重的護士短缺現象。從菲律賓和越南等其他亞洲國家引進護士的類似項目也在進行中。
中國護士紛紛前往德國工作,這是什么原因呢?小編在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中國護士在國內工作社會地位較低。
得不到社會的尊重,甚至有時被患者及其家屬辱罵,甚至被毆打。小編曾在醫院里目睹過女護士被人用粗暴的語言辱罵,起因僅是因為女護士給嬰兒扎針時,由于嬰兒在不停地動作導致扎針有了的偏差。當時,看到的護士表情很窘迫,但她沒有哭。事后有人安慰她,她說:“在醫院當護士就是這樣,院長說了‘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聽了之后讓人唏噓。
二、目前在中國中專或大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就業困難。
很多三甲醫院招護士一定要本科學歷,但是醫院卻又處于長期缺護士的狀態,這種矛盾背后的原因暴露醫療體制的問題。筆者親眼看到有一些學生護士專業畢業后,找不到工作,但醫院里缺護士。聽他們說,要在正規醫院當一個不是合同制的護士,要經過事業編考試甚至還有一些潛規則,許多人當不了有編制的護士原因是因為沒有好的社會背景或認為潛規則的代價不合算。
三、中國護士在德國工作,待遇優厚,被尊重。
據悉,中國護士到德國工作,月薪2400歐元(1歐元約合8元人民幣),月薪約合人民幣20000元,合約期滿后,他們可以選擇留在德國或回到中國。這樣的待遇對中國當前的就業環境來說是優厚的了。按這樣的收入,幾年后在德國可以有房有車,過著富裕的生活,也可以環游世界開拓眼界,算是讓人羨慕的高薪工作了。中國護士在德國工作十年,就可以擁有百萬的存款,即使工作三年后選擇回國也能拓寬自己的就業選擇,威海的培訓基地可以免費推薦到國內的合資外資醫院工作,可以憑借國外的工作經驗轉做護理管理,當然也可以憑借著德語的優勢跨行業找一份不錯的工作。
四、德國護士人才緊缺。
在未來20年內,德國需要起碼17.5萬專業護理人才。德國目前的護士卻只有不到5萬人,養老院里至少三分之二的職位空缺。平均每家養老院需要再雇4到5名專業護工,才能滿足需求。
為了解決護工缺少的問題,德國聯邦勞動署開始從海外招募專業護理人員。
小編認為,中國護士紛紛出國打工,在某種角度看去,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解決了社會就業問題,在中國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中國護士走向世界這是一種必然,中國人勤勞,溫和等特質,是世界各國人歡迎的品質;另一方面,這也會給中國醫改進行反思,可以給中國醫改帶來優化的機遇;最后,當出國的護士走出去再走回來,也能對提高我國護理行業的管理理念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
對于那些沒有背景,沒有潛規則能力的普通或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來說,他們護士畢業后,有這么一條高薪之路在等著他們,這是一種機遇,這種機遇從此可以改寫他們的命運,擺脫了他們失業的迷惘,讓他們可以擁有一份熱愛的工作,這是一種人生福音,甚至憑借一己之力提高一家人的生活質量。
德國的工會很強勢,通常不會有雇主欺負雇員的情況發生,德國的法律很健全,德國人很守法,也不存在種族歧視,外籍護士與德國護士同工同酬,護士工作期間將獲得繼續進修和職位晉升的機會,收入也將隨著職位的提升得到提高。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月薪都會逐年提高,通常不會少于200歐元/年的漲幅。
德國社會平均月收入1800歐元,個人月支出400多歐元,四口之家生活需要1000歐元。根據德國官方統計,在德國每個月的平均支出一共為500歐元左右,包括吃,住,醫保和交通費。
每年享受3到4周帶薪休假,其實是年帶薪休假170天左右,合每月帶薪休假14天左右。院方提供培訓和進修機會,提供各種法定保險工作時間每周工作40小時,周末及晚上及加班補助1.25倍工資,節假日加班補1.35倍工資。
預計取得德國護士證前持有護理證月薪在1400-1900歐元左右,取得德國護士證后起薪為2300-2600歐元。
無論在醫院還是養老院工作,雇主都會提供社會保險,好的雇主甚至會提供來回探親的機票。
關于護士工作累不累的問題。德國的法律很嚴格,在醫院工作的話,醫護比是1:4,床護比是0.6:1。總體而言,工作與國內護士比起來還是算相當輕松的。